开普敦大学孔子学院举办中国新年文化活动

    更新时间:2020-02-10

   当地时间1月30日和31日,南非开普敦大学孔子学院下设西蒙镇学校孔子课堂举办新年文化活动,为全校师生带来别样的文化体验。

“夹花生”游戏

    本次活动遵循文化性与活动性相结合的原则,不仅向师生们普及新年文化知识,如“年”的由来、十二生肖、红色元素等,还设置多样的闯关游戏,有新年歌曲唱跳、辨识十二生肖、筷子夹花生、吹墨梅花、红包墙和新年手抄报等。这些关卡的设置让参与者在游戏活动中自然习得有关中国新年的知识,充分感受浓厚的春节氛围。

制作吹墨梅花

    在众多的游戏关卡中,吹墨梅花吸引众多师生的兴趣。他们将墨汁按照自己的想法吹成各式各样的“树枝”,再在上面点缀上红色“花瓣”和冬日的“落雪”,俨然一副大艺术家的样子。在教授吹墨梅花的过程中,汉语教师志愿者还向学生介绍了梅花“凌寒独自开”的坚韧品质,希望他们在遇到挫折时能够学习梅花的顽强品质,不畏风雪、迎难而上。

合影

    1月31日,南非开普敦大学孔子学院另一个汉语教学点福洛瑞特小学也在“新年好呀,新年好呀,祝贺大家新年好……”的歌声中拉开了一年一度的春节活动的序幕。本次活动的主题是包饺子,吸引了450余名师生参加。

擀饺子皮比赛

    这是开普敦大学孔子学院第二次在福洛瑞特小学举办春节活动。活动当天,场地内挂起红灯笼和中国结,贴上了春联,洋溢着浓郁的节日气氛。学生们分批进场,在志愿者的指导下学习擀饺子皮和包饺子,还学会用中文表达新年祝福。表现优秀的学生获得了志愿者教师精心准备的红包。

学生展示成果

    活动结束后,学校师生纷纷向志愿者教师致谢,表示这是一次非常珍贵的体验。

 

 

(供稿:南非开普敦大学孔子学院  李姗姗、彭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