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0-04-06
为了给开普敦大学师生提供一个更好地交流和体验中国文化的平台,开普敦大学孔子学院于2020学年开设了“中国手工坊”,活动包括糖葫芦、剪纸、国画、画扇、中国结、做毽子、汉服折纸、青花瓷、吹墨梅花和京剧面具等数十个不同主题,每周五下午举办一期,由志愿者教师闫丽玲担任“坊主”,孔院各位老师轮流担任不同主题活动的“小主”。
闫丽玲老师介绍中国手工坊日程安排
在南非因为新冠肺炎疫情实行全国封禁前,“中国手工坊”共举办了四期活动,吸引了来自开普敦大学及周边社区约200人次参加。2月21日,李煦阳老师主持了“制作糖葫芦”活动,学员们在自己动手串糖葫芦的过程中,认识了同为中文爱好者的新朋友,互相聊天,其乐融融。2月28日,李珍珍老师主持了“剪纸”活动,现场准备了熊猫剪纸、窗花剪纸、蝴蝶剪纸和立体窗花剪纸四大活动区域,学员们认真学习如何做不同花样的剪纸,并比赛谁能做出最小的剪纸,玩得乐此不疲。
师生们认真听糖葫芦介绍
老师们帮学生裹糖衣
学员们分小组学习不同的剪纸
学员们高兴地展示自己的剪纸作品
3月6日和13日分别举办了手工坊的两个精品活动:中国画和画扇。由于材料限制,参加人数有限,在提前一周的时候,两次活动的20个名额均已爆满。这两次活动由黄冰漫老师和邓平老师共同负责,在中国画活动中,学员们在黄冰漫老师精心制作的绘画视频指导下,画出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小熊猫。而在后一期的画扇活动中,邓平老师展示了她曼妙的扇子舞表演,显示了中国舞蹈的魅力。随后,学员们练习在扇子上画兰花,画好后兴奋地展示出自己的作品。
黄冰漫老师通过视频进行中国画教学
学员认真学习画熊猫
学员认真临摹画扇《水仙花》
黄冰漫老师指导学员画扇
学员和自己的作品以及老师合影留念
画扇活动结束后,来自开普敦大学中文系大二的学生谭迪说:今天的课又好玩儿,又有意思。其他学生也纷纷对老师们的精心准备表示感谢,并期待着疫情结束后继续参加开普敦“中国手工坊”的文化之旅。
(供稿:开普敦大学孔子学院 闫丽玲)
Copyright 中山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