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开普敦大学继2011年之后第二次承办“汉语桥”南非赛区的预选赛了。这一次,我们选择在大学主校园的历史性、标志性建筑——Jameson Hall——作为比赛的场地,比赛前一周,就在礼堂外面悬挂上“第13届世界大学生中文比赛”的大标语。礼堂门内外,摆满了东青树等植物,两副“易拉宝”条幅左右摆开,上面分别写着“桌山有路,以文会友”“汉语为桥,四海皆朋”,配以上届决赛的精彩照片和桌山风景,使现场气氛横添了不少色彩。
上午九时,嘉宾们陆续到达,他们有:开普敦大学副校长那拉坡教授、中国驻开普敦总领事梁梳根先生以及南非高教部杰皮处长、中国驻开普敦副总领事李立蓓女士、开普敦大学国际部主任兼孔子学院院长科鲁拉教授、、南非基础教育部国际司米丽萨拉副处长、开普敦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怀斯教授等,还有来自南非四所孔子学院中三所的中外方院长、海信集团财务部王总经理等。
比赛开始以后,那拉坡教授、梁梳根总领事和杰皮处长先后讲话,鼓励学生学好汉语,取得好成绩。接着,马上进行汉语演讲比赛。来自南非目前开设中文课的三所大学派出了共21名选手,其中,开普敦大学12名、斯坦凌布什大学3名、罗德斯大学3名,还有茨瓦尼理工学院3名。在演讲阶段,开普敦大学的白俊飞、天佑和马柔安同学的成绩排在最前,斯坦凌布什的另两名选手紧跟后面。由于本次比赛参用了西安航天六院开发的“评委计分展示”软件,我们做到在每名选手演讲结束、评委打分以后,马上展示该选手的成绩,在场观众能了解选手的得分情况。
演讲比赛阶段,选手们都围绕着“我的中国梦”,畅叙他们对中国的向往、对汉语的兴趣。大部分选手的文稿都言以达意,不少人还引经据电,以恰当的汉语成语画龙点睛,也有选手模仿广州话的发音,逗得观众哄笑。虽然大部分选手的发音都带着浓重的母语口音,但表现突出的几名选手,发音准确,表达流利,也不用看稿。但也有些选手,发音不清楚,意思表达不出了,明显是准备不足,或是学习的时间不够。
到了才艺表演阶段,比赛就进入了激烈阶段了。由于还加上百分之二十的笔试成绩,有些演讲好、发音好的选手的成绩被拉下了。但是,演唱中文歌曲的学生,个个都能咬字清楚,节奏明快,配以合适的音乐或卡拉OK的视频,给观众很好的享受。值得一提的是,不少选手选择演唱最新的中文流行歌曲,如“连命都给你了”、“青花瓷”、“千分之一”等,而且都做到歌词发音准确,调子和节奏与伴奏合拍。有些选择语言类节目,如相声,但只侧重把现成稿子背下来,对相声表演艺术方面就注意不够。此外,还有一些文化类的节目,如魔术、剪纸、舞蹈等。
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比赛,开普敦大学学生天佑(Luyolo Sijake)和斯坦凌布什的莫妮 (Monique Van Tonder)获得一等奖,将代表南非参加今年7月在湖南长沙举行的总决赛。这是开普敦大学在开始中文课程三年后,首次有学生选手代表南非参加总决赛。这说明开普敦大学孔子学院在这三年多来的工作是有成效的,虽然经历的阻力和困难不少,我们还是坚持推广汉语,但我们选择了以大学学分课为重点的推广工作,教师全心全意投入,认真工作。
这是开普敦大学孔子学院第二次承办“汉语桥“比赛了。这次比赛的准备工作在总结上次的经验的基础上,有一些明显改进,如采用电脑进行即时显示等,组织安排上有条有序,环节紧扣,公开公平。精心组织培训参加比赛的选手,等等。比赛以后,现场的学生表示得到很大收获,一些家长们表示非常欣赏,并感谢我们对学生的教育。而一等奖获得者天佑的父亲,则一直悄悄地在后面坐着,一名很不起眼的科萨族黑人。下午二时,选手、老师和观众们陆续离开会场。
走出大礼堂,放眼望去,是朝向东面非洲大陆的开普敦平地,只见密密麻麻、大大小小各式建筑物,糅合在各种树木之中,辽阔而无边际;晴朗的、蔚蓝的天空中,飘着朵朵白云,又是一个美丽的冬日。我们为顺利完成使馆教育组的任务、为三年多来在开普敦大学开设中文学分课的辛勤劳动、为在开普敦大学推广汉语所取得的点点成绩,轻轻地松了一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