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卡坦自治大学孔子学院首届汉语营顺利举行

    更新时间:2012-03-26

  2012年3月第一个周末,尤卡坦自治大学孔子学院的学生在尤大远离梅里达市一百多公里的霍伯尼尔农场举行了首届汉语营。此次汉语营由中方院长吴小燕带队,全体汉语教师参与全程组织丰富多彩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各种文化和汉语学习活动,来自四个不同级别的三十一名营员自始自终保持了非常高昂的兴致积极参与每项活动,此次汉语营取得了圆满成功。

    3日早上7点不到,学生们就已经早早到市中心的集合点守候了。到中国去参加汉语营是所有学生的梦想,每个人都期盼着能有一天亲自到中国去操练所学的汉语,亲身体验中国的传统文化。可是,赴华夏令营对很多人来说也只能是个梦,至少高昂的国际机票费就让很多家庭并不富裕的学生望而止步。因此,尤卡坦自治大学孔子学院特别组织了此次在尤卡坦半岛上的第一个汉语营,院长和教师们全程投入,为此次汉语营做好了详细的计划,设计了从玩到学到赏的诸多活动,使营员们大叹过瘾,在汉语营结束后还依依不舍,纷纷表示感谢和再次参加汉语营的热切愿望。


    玩。墨西哥人民热情奔放,热爱并积极参与各种活动,因此活动的首要计划就是要让大家玩个够,但是在每次“玩”的同时还能学到实用的汉语。全部营员共分成三个组:红队、黄队、绿队。每队自行设计加油口号,并每次 在参与活动的前后都要全体队员用汉语大声说出来。如果你听到热烈的加油声:“黄队,加油!黄队,加油!一、二、三,加油!”时,千万别以为你是在中国,这确确实实是尤大孔院学生在练习汉语!农场自配的“搭人墙卸戒指”、“闭眼过木桩”、“我倒你来接”、“勇敢穿环过”等团队建设游戏,则使学员更好地加强了相互间的了解和合作能力。做风筝、拼“中国地图”、拔河、运乒乓球等,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学。按要求每队在四十分钟内要做出两个风筝,并且每个风筝要有至少一个中国元素,然后就是会飞。连教师都以为不好做的风筝,学员居然做得像模像样,不约而同地三个队都做了中国国旗风筝,此外,还有龙、熊猫等图案和汉字的风筝,不但形象,而且非常可爱,还能在最后放风筝环节给大家带来无限的笑声。学员们学打太极、学查字典、学用汉字组句子,一句“我爱孔子学院”把大家都感动了。在吵吵嚷嚷中,我们欣慰地看到,高级班和低级班学员之间相互配合、相互学习,共同在进步。
    赏。既然是汉语营,那么就少不了中国美食的参与。为了让营员们对丰富的中国美食文化有更深的了解,我们专门从梅里达市请了中国厨师来到农场进行中国美食演示。蜜瓜经厨师三两下就变成了一个美丽的花篮,小小的西红柿变成了鸟巢、天鹅和红金鱼,蜜瓜鸡丁、松子鱼、海鲜煎蛋、鲜菇肉丝烩面,让学生大叹好看又好吃!那一刻,中国美食成了真正的汉语营主角。
    篝火晚会。各个小分队先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中文绕口令“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然后同场竞技,各显身手。碳火烤棉花糖让汉语教师目瞠口呆,可是学员们却兴高采烈,吃得津津有味!这就是文化的差异了!不过,一曲周华健的《朋友》又把大家的心紧紧地连在了一起!
    此次首届汉语营取得了圆满成功,也从而为全世界各地的孔子学院和孔子课堂树起了一个好榜样,并传输了最好的组织经验:不一定非要到中国去才能参加夏令营,在孔院旁边就能召集学生就地取材,成功组织丰富多彩的汉语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