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水平考试到了非洲最南端

    更新时间:2011-10-26

 开普敦——这座世界闻名的旅游城市,也是南非共和国的“母亲城”。它位于非洲大陆的西南角,伸入大西洋和印度洋交融的海面,风光秀丽,景色宜人。近十来年,已经有不下几十万的中国人到过这座闻名遐迩的城市。而我们的汉语水平考试,也终于在2011年10月23日姗姗来迟,在桌山之麓的开普敦大学上校区的一座大楼里顺利举行了。

    这次汉语水平考试是由开始运作才一年多的开普敦大学孔子学院精心组织和策划的。共有11名在该校学习一年级中文(由孔子学院中方院长亲自授课)的学生报考二级,1名学生报考四级和1名学生报考六级。
    10月23日是星期天,开普敦大学上校区还是静悄悄的,但是人文学院大楼地下室的三个电脑室在8点左右就开门了。13名考生准时在8点30分到达考场,并在调试好听力设备之后安静地等待着考试时间的到来。9点整,随着总监考的一声令下,三个试室同时开始播放听力录音,考生们带着耳机,认真答题,试室里鸦雀无声,一片紧张而有序的景象。9点55分,参加二级考试的学生完成答卷离开考场。10点45分,考四级的学生准时结束考试。虽然来不及做阅读部分的最后4道题,但他还是准时交了卷,一点都不拖延。11点20分,考六级的考生也结束了书写部分,准时交卷。书写部分同时也考察了学生的短暂记忆,学生在阅读文章10分钟之后必须把试题交回给监考老师。由于太紧张了,这位考生没有记住“东郭先生”的“郭”字怎样写,只记得左边的“享”字,因此整篇作文提到名字的地方,都成了“东享先生”了。

二级考试开始,主考、开普敦大学孔子学院志愿者喻镎在播放听力录音 

    每位参加这次考试的考生平时都十分认真的学习中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作为担任了他们一年的中文教师,我对他们的印象非常深刻。这里,简单介绍几位考生的情况。
    瑞安是开普敦大学一年级的学生,她入学就选修了语言学,而且马上选修了中文。她父亲是一名生物学家,他们全家居住在离开普敦60多公里外的一个海滨旁边,由于离小镇和学校比较远,她和她的弟弟、妹妹都是在家里接受母亲的启蒙教育的。南非有很长度海岸线,数不清的漂亮的海滨,沙滩上的沙子又白又细,一踩下去松松软软的。这种亲近自然的生活,使瑞安和她的弟妹们对自然非常热爱,对各种动物都有亲密的接触。可是,就是在这个好像世外桃源的海滨长大的瑞安,对语言、对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自开始学习中文以来,她没有缺过一节课,在课堂上不仅认真听、仔细模仿,课后也认真复习,在家里贴满了她写的汉字卡片,经常认字。正因为她学习认真,她每次考试的成绩都在班里数一数二。今年5月,才学了两个多月中文,她便参加了第十届汉语桥南非赛区预选赛,在才艺表演项目,她朗诵了《黄河颂》,获得了三等奖。
    徐曦蕾是开普敦大学工程学院的研究生。这位有着德、法血统的姑娘,今年才22岁。可是,她报考的是新汉语水平考试6级,而且,从她做过的历届考题来看,她完全能够达到及格以上的分数。徐曦蕾是2007年开普敦地区高考的状元。进入开普敦大学以后,她一直学习认真,成绩优秀。2009年,刚升上大三的她,一个人来到我国东北大庆市的一所中学教英语。教学之余,她也到过很多地方旅行,也应聘到一些培训机构上课。就是在这个时候,她开始自学中文,令人惊奇的是,她不仅会听会说,更认了不少的汉字。她的一本小小的英汉词典,是她随身带的,每当她见到不认识到字时,她一定要自己查字典,弄清发音和词义。那本字典已经变得皱巴巴的了,可是她还在用。她给自己取中文名字,就选了笔划很多、连中国人都感到难写的“曦”字。在电脑化的今天,恐怕很多我们的学生都无法一笔一划写出这个字来。在今天的考试中,两个多小时她高度集中,认真完成每一道题,虽然她说感觉比较难,但相信她能考出好成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