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牙雕又称南派牙雕,是以象牙为原材料进行雕刻的传统民间手工技艺。广州牙雕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秦汉时期,广州牙雕已有了一定的发展;到了明清时期,其工艺与生产规模达到高峰。
广州牙雕制作着重于雕工,以镂空、透深的雕刻技法闻名。并讲究牙料的漂白和色彩装饰,作品多以玉质莹润、精镂细刻见长,玲珑精巧、华丽美观。按工艺技法,广州牙雕又雕刻、镶嵌、编织三大类。雕刻多采用阴刻、隐起、起突、镂雕,最擅镂雕,主要与广州独特的气候条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广州气候温暖湿润,象牙不易脆裂,易于制作钻楼、透雕的作品,再加上原先的工艺水平,镂雕逐渐成为广州牙雕工艺最具特色的技艺。牙片可以做到薄如纸,呈半透明状,镂空玲珑剔透,雕镌细如游丝。
广州牙雕染色极为娇艳富丽,并吸收了西方的明暗法,以增强物象的立体感。但是,染色也掩盖了象牙的质之美感,这是它的弱点。植物图案受西方巴洛克花纹的影响,采用莨苕科植物之叶状纹、贝壳纹以及写实的折枝花卉。品种有象牙球、画舫、人物、笔筒、插屏、鸟兽等欣赏品、筷子、数字、图章、鼻烟壶、瓶、烟嘴、灯具、粉盒等日用品。其中以象牙球最出名。象牙雕刻与其他多种材料,如紫檀、犀角、玳瑁、翠羽等巧妙镶嵌于一器之上,使图案更富有立体化,增加图案的层次,是广州牙雕工艺的显著特色。
Copyright 中山大学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联系方式